时间:2022-09-15 17:40:54 | 浏览:438
一座座饮水工程润泽万家,一张张笑脸享受干净自来水,一条条灌溉渠道畅达田间,一片片金色稻田迎风翻滚……金秋时节,行走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田间地头,一幅因“水”得利、产业兴旺、安居乐业的画面呈现在笔者眼前。近年来,赣县区聚焦农村贫困群体,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加速推进农田水利和民生水利建设,落实河长制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抓基础建设 引来“源头水”
日前,赣县区长洛乡长洛村贫困户赵长莲打开自家新安装的自来水龙头,一股清澈的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很是方便。“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安装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就能用水了。再也不用去山里挑水喝了!”幸福的笑容挂在赵长莲的脸上,她满意地说道。
像赵长莲这样享受到便利用水条件的贫困户,在赣县区还有很多。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验收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该区以此为工作切入点,抓好各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该区首先对全区农村饮水现状进行全面摸排,建立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台账。一方面,因地施策,通过管网延伸、引山泉水、水井改造、配送供水管材及水泵等多种方式,分类分步改善贫困群众饮水状况。另一方面,在人口密集、村庄集中的地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截至目前,该区新建千吨万人水厂20座,百吨千人水厂18座,兴建改造小微饮水工程676处,覆盖全区19个乡镇1个管委会276个村,最终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抓饮水管护 确保“放心水”
每天清晨,在赣县区韩坊镇易地搬迁集中供水工程处,管护员廖之伟总是按照既定流程,有序巡查水源、查看供水管线等基础设备,为安全用水护航。据悉,为常态化开展饮水管护工作,该区结合实际,在各地成立用水户协会监督供水质量,并聘请饮水工程管护员开展日常管护工作。
“有了管护员每天巡岗,我用水都更放心了。”协会会员何慧明这样说。
“三分建七分管”,只有管好了,才能用得好、长受益。该区按照“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饮水安全理念,创新管护方式,设置公益性岗位,聘请贫困户担任管护员;制定运行管理相关规定和指导文件,完善管护机制;多次开展饮水工程管护业务培训,落实管护主体。通过村委会管水、用水协会管水、“水官”管水等方式,形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府修建、自治管水、全民用水”的良好模式,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良性运行。同时,该区以河长制为抓手,建立对饮水水源保护地的巡查制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该区实行农户水质状况全覆盖检测,确保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据统计,目前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70余个,聘请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员148名,先后开展水质检测6000余份。
抓产业服务 注入“致富水”
“如今,我们阳埠腐竹的品牌越来越响,产业发展日益兴旺,这都得益于政府新建的农村饮水工程。以前,没有通自来水的时候,我每天光来回挑水都要花几个小时,太费时间了。如今,政府给装上了自来水,不但省时间,而且水质更号了,腐竹产量和品质也更提高了。”谈通自来水带来的变化,赣县区阳埠乡腐竹加工户曾本信乐呵呵地说道。不远处,因为水质的改变,一排排整齐悬挂、色泽金黄的腐竹制品为曾本信带去生活富足的希望。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区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巩固提升项目,为贫困村产业配套安装专用管网,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借力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及高标准农田等农田水利项目,修建排灌沟渠、灌溉管网,进行山塘整治,促进全区蔬菜、脐橙、甜叶菊与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水增效、田增产、民增收的目标。2016年以来,该区先后投资近3亿元,改造、新建水陂100余座,改造渠道300.63KM,新建渠系建筑物900余处。
如今的赣县区城乡,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水质清甜,放心饮用,不断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也为提高农事效率助力。
通联:赣县区委宣传部 熊艳 13697978797
8月29日下午,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章贡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预备会议。区委书记连天浪主持会议。会议应到代表226名,实到代表222名,符合规定人数。会议通报了大会筹备情况,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依次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维护社会关系和稳定,近日,赣县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在属地乡镇召开公开听证会。此次公开听证会由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邹国斌主持,当地基层干部代表、有关当事人代表和群众代表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区域产业发展高地,全力‘奋进全国百强、建设幸福江阳’。”3月16日召开的江阳区委十届四次全会为江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铿锵落子。起跑即冲刺。2022年,泸州江阳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