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17:11:04 | 浏览:2888
坳是指山间的低洼之处,从前,这里没公路也没产业,被村民称为“死角”,是真正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近年来,赣县区大田乡大坳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从2016年的7100元增长到2021年的85.45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变化,如今的大坳村村庄美、产业旺、农民富,已经发生了幸福的蜕变。
大坳村航拍
党组织领建产业平台
提供产业发展组织保障
“大坳村发展如此迅速,得益于我们创新的组织形式以及专业化的运营。”看着今年村集体经济的账目表,大坳村党支部书记钟义勇这样说到。
合作社查看柚子长势
近两年,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村“两委”成员全体参与,大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控股,成立了泰田农业专业合作社,并聘请2名专业人员参与合作社运营。村民自愿申请加入合作社,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分红权,形成全民持股、间接经营、专业管理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专业合作社联合产业大户,牵头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村党支部书记任秘书长,推动村内产业抱团发展、合作经营。统筹产业发展联盟的资源优势,设立电商中心,通过互联网平台自销、代销产品,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发展联盟+电商中心”的产业经营体系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吸引壮大产业矩阵
汇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过去,村集体产业仅仅靠单一的出租林地、援助的光伏发电获取经济收入。如今,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托产业经营体系平台,先后自主设计并创立“田橙先生”“木子小姐”“芈柚姑娘”等脐橙、茶油、柚子品牌,重点吸引产业发展联盟内的优秀产品,通过对口帮扶单位、电商中心等多渠道线上线下推广销售。
钟和明的果园正好赶上了这一黄金期,“脐橙经过合作社的统一包销,‘身价’倍增,脐橙树变成了‘摇钱树’。”
合作社品牌“田橙先生”“木子小姐”
同时,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村内建设产业孵化厂房,迭代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入驻,先后有豆芽生产、肉牛养殖、脐橙加工等产业落地建设。
村里的脱贫户黄方英是豆芽厂的员工,“自己也没什么技术,原来在家里种田,一年也就几千块钱收入。现在在豆芽厂上班,一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块钱,全家的收入加起来有20多万,以前想都不敢想。”
泰田专业合作社、电商中心和豆芽厂
大坳村地处江边,有着丰富的沙滩、竹林等自然资源。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进南山小镇六月民宿项目,探索将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项目配套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作为股份,以村集体名义参股获取分红收益,实现项目入股和资源入股。
孩子们在六月民宿玩耍
“我们引进民宿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让村民们获得了收入,还通过创新的入股方式实现了民宿公司和村集体的合作共赢。”村党支部副书记钟小林介绍。
目前,大坳村已经形成了覆盖农业、果业、制造业、畜牧业、旅游业等多方位的村产业矩阵,2022年以来,已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52.4万元,带动村内60余户就业增收。
设立村级互助基金
带动全体村民享受发展成果
“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造福全体村民,集体经济收入一定要回馈到村民手上。”大田乡驻村干部吴霁说。
由村党组织牵头,大坳村设立了赣县区第一个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主要支持的村级公益基金——大坳村公益互助基金会,将村集体经济利润的15%和项目入股分红利润全部划拨到基金会,形成以村集体经济划拨为主、乡政府支持及社会爱心公益捐助为辅的资金布局,用于村内教育资助、临时救助、公益事业等。
公益互助基金发放现场
目前,已募集资金10万余元,发放公益互助金36800元,共帮助54户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兴修村级公益项目20多个,推动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真正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受益于民,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青瓦顶,白色墙,玻璃门窗明晃晃。水泥路,新广场,幸福生活喜洋洋。大坳儿女心怀感恩,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崭新的面貌,在红色的党旗下,继续谱写属于大坳村的美好篇章。
来源:赣县区委组织部
违建越来越少,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市政设施日渐齐全完备,街道路面更加整洁有序,街角路边绿化日益精致美观……近年来,借助创文工作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契机,杜阮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文明创建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辖区内人居环境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维护社会关系和稳定,近日,赣县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在属地乡镇召开公开听证会。此次公开听证会由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邹国斌主持,当地基层干部代表、有关当事人代表和群众代表
来源:遂宁日报-遂宁新闻网2月25日遂宁日报03版安居区拦江镇染房沟村以桃为“媒”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村名片染房沟村于2019年退出贫困村序列,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49人已全部脱贫。全村辖有14个村民小组,共647户2140人,耕地面积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