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日报评论丨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

时间:2022-09-15 01:40:53 | 浏览:994

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城市能级决定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在区域中的综合影响力,也是其现代化程度的象征。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

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城市能级决定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在区域中的综合影响力,也是其现代化程度的象征。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加快建成I型大城市,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

提升城市能级,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的是发展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随着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大战略”深入实施,政策效应叠加释放,赣州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等优势愈加凸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正逢其时、机不可失。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定位、历史使命、责任担当,在融入大湾区、建强副中心、建设示范区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着力统筹城乡发展、补齐短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5.51%提高至55.31%。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41平方公里增加到20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由130万增加到近200万。五区一体化发展、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一环三联”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金字招牌”。昌赣高铁、兴泉铁路相继开通,赣深高铁即将通车,境内铁路营运里程将达924公里、增长66%,宁定、兴赣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59公里、增长40%,瑞金机场开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赣州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全国百强城市第66位、前进35位,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缩小,赣州在全国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赣州城市能级提升正积优成势、铺开长卷。

城市能级提升,是增强城市动力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以城市经济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城市能级竞争不断加剧,赣州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务必昂起中心城区“龙头”。“龙头”昂得起,“龙身”才能舞得好、“龙尾”才能摇得活。中心城区这个“龙头”昂出了精气神,全市发展就会有高质量。为此,我们要加快五区一体联动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同城同步,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区域影响力。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圈。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彰显赣州文脉、留住城市记忆。要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体系化、现代化治理水平。

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务必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发展的棋局行至当下,任何一个环节都“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所处的有限空间,既是应当坚定的思想理念,也是行之有效的发展之道。赣州地域大、县市多,强市必强县,县兴则市兴。要推进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一体化、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信丰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协同发展,培育壮大瑞金、龙南副中心城市,打造赣深高铁经济带,推动河东片区融入海西经济区。要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引导各地坚持放大发展坐标看自身,在不同坐标系中增强“位置感”,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找到“角色感”“方向感”,推动各地争先进位、追赶跨越。

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务必繁荣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品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现代服务业来感知和彰显的。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景区景点综合品质,把赣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要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扎实推进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要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提升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超、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营运水平,发展首店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要打造更多国家级特色化经贸交流展会,再现江南宋城“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盛景。

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务必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依托,是城市发展运行的物质基础。要加快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桥梁等设施建设,尽快建成“四纵六横”快速路网。要积极推进革命老区交通强国试点,形成外联内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要加快建成信丰电厂二期,推进“赣闽联网”“特高压入赣”,实现县县通长输管道天然气。要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大中型水库、梅江等大型灌区建设,构建现代化赣南水网体系。要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推进充电桩、物联网、大数据项目建设,形成支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全市上下要比学赶超抢先机、开新局,攻坚克难勇担当、善作为,坚决落实落细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阔步前行。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张宗兴 李善财

编辑:熊小勤 校对: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李忠生

★权威发布!赣州市新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单!

★定了!10月26日起,赣州进入两会时间!

★刚刚,赣州疾控紧急提醒!

★平均降价56%!明起执行

相关资讯

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章贡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预备会议

8月29日下午,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章贡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预备会议。区委书记连天浪主持会议。会议应到代表226名,实到代表222名,符合规定人数。会议通报了大会筹备情况,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依次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021十大成功城市之赣州:冉冉升起的星辰,出人意料的高度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将是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其高度和规模在人类发展史上都将是空前的。这种巨变会给中国城市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说过去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局限在GDP多寡、建筑高低和建成区大小,那未来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

涪城:实施“三千工程”建设“四个强区”

涪城:实施“三千工程” 建设“四个强区”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发展定位”、聚焦“四个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围绕全会精神,涪城区提出要通过实施“三千工程

武胜: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有序

(原标题:【擂响春天的战鼓⑨】 武胜: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有序) 3月31日下午,全市项目攻坚年暨优化“两个环境”大会第九站,与会人员来到了武胜县,分别观摩了重庆合川·四川武胜共建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燕赵保温材料产业园项

继续推进“大建大美”蓝图建设,以改革促发展,温州鹿城区争当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向人民报告特别策划《向人民报告》:温州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鹿城将继续推进“大建大美”蓝图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争当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今年上半年,鹿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温州全市0.3个百分点、全省1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哈密瓜行情网宏碁电脑评测网广元新闻头条网漯河新闻头条网装修公司资讯网胡歌影迷网雅安新闻头条网汽车美容网梁姓起名网揭阳新闻资讯网圣女果种植网老黄历官网莫斯科旅游网桂圆龙眼网金牛座星座网
赣州新闻头条是赣州地方新闻资讯网站。网站立足客家摇篮赣州,面向海内外客家人士和各界网友,以传播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为己任,提供各地客家资讯、江西省新闻最新消息、章贡区新闻网、江西赣州今日新闻、江西宜春最近新闻事件、江西省新闻最新消息、赣州本地新闻和其他各种新闻信息。
赣州新闻头条网 26333.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