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01:36:56 | 浏览:40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章贡区立足“抓好校内管理、抓好校外监管、抓好课后服务”三个层面,推动全区“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给书包减重
赣州市文清路小学梅江路校区,在一二年级试点给书包减重。选用轻便袋子替代原来厚重的书包。轻便袋子的标准为能装下一壶水、一把伞(伞可常放在学校备用)、一两本书即可,原来厚重的书包不再进入校园。桌子侧边安装一个挂钩,轻便袋子一律挂在挂钩上。
抽屉里面只能放课本和学习用品。教会学生归整摆放。美术用品(如画笔等)太重了,一律放学校。如果家里要用,建议家里再备一套。周末跟平时保持一样的标准,根据需要学生自定带哪些课本和学习用品回家。
五育并举
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展现校园“五育并举”的特色做法。近日,该校结合社会课程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融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了涵盖音乐、美术、体育、科技、传统文化等多门特色课程,让不同个性的孩子都能学有所长,从而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培育兴趣的沃土。
延时服务“社团化”
赣州市天竺山小学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精神,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打造了延时服务“升级版”——延时服务“社团化”。
学校确定了兼具“特色”和“实用”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框架。推出“基础性自主学习课程”和“拓展性自选社团课程”相结合的菜单式选课,采用低年级“1+X”和中高年级“4+N”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打破班级界线,实行“走班制”。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菜单有美育课程,体育课程,音乐课程等20余种选择。其中,深受学生喜欢的有中国象棋、非遗剪纸、阳光体育、电脑创客、牛顿实验、中国武术等,孩子们在选班走读中找到自己的“最爱”。
作业减量“不回家”
西津路小学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在落实“双减”工作过程中,重点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西津路小学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主要内容,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各学科融合综合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教体融合谱新篇
九月份开学以来,赣州市沙石吉埠小学新建泳池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学生,他们在教练员的带领下进行热身运动,学习游泳和防溺水技能。
赣州市沙石吉埠小学是我区的射击运动示范校,近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在省、市射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次室外拼装泳池的建成是继2019年射击项目进校园的又一个体教融合项目,有利于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学校体育教学项目,满足孩子们游泳锻炼的需求。同时,校企合作模式将推动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携同发展,也是章贡区落实“双减”政策、推动体教融合和全民健身发展的又一项新举措。
家校携手共助“双减”落地
在全面实行“双减”政策背景下,孩子们在家的闲暇时间多了,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高效陪伴呢?章贡区第二小学举办了“家校携手共读 助力双减落地”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邀请了各班重视家庭教育、热爱学习的家长代表共读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家长们在读书会上真诚交流,积极分享学习感悟。学校希望以读书会的形式,沟通家校联系,营造阅读氛围,推进家庭教育;也希望参会家长能以点带面,成为各班级家庭教育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和引领者,带动更多的家长走入家庭教育学习的行列,促进“双减”政策走进每个家庭。